盐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自2010年以来,盐城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公正公平导向,以优质均衡为目标,采取“清理规范改制学校、优化调整施教区、推行集团化办学、实行校长教师交流、改造薄弱学校、加快新校建设”六大措施,全面推进大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中国教育报》以《打造一个没有择校的城市》为题,连续深入报道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北京、天津及省内兄弟市纷纷来我市考察,并给予较高评价。
(一)坚持政府主导,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认真抓好义务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工作。一是完善规划布局。先后制定了《盐城市主城区2010-2015年教育事业布局规划》、《盐城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2-2030年)》等文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市区各区也加强调查研究,科学规划,使教育资源与入学需求相匹配。二是清理规范改制学校。对实行高收费的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目前,全市31所改制学校中的28所收归公办,2所保留民办性质并与公办学校彻底脱钩,1所停止办学,所有改制学校的6.3亿元债务全部落实了化解方案。全市一年免除择校费达2.5亿元,极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三是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通过龙头学校、品牌学校领办或直办等方式组建教育集团,共组建21个义务教育集团,实行统一师资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奖惩考核,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二)提高建设标准,努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一是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基本实现义务教育经费财政全额足额保障,并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提高。2010-2012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分别为48.4亿元、69.1亿元和8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07%、42.77%和27.64%,并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二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2010年以来,全市投入52.1亿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8所,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重点实施教育装备、校舍安全、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全市共投入校安工程资金58.2亿元,新建校舍298.43万平方米,加固校舍35万平方米。三是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部开通市、县两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全市小学、初中阶段生机比分别达10:1、6:1。乡镇“两中心”以上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市区及区辖中心学校全部建成门户网站,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
(三)加强师资建设,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一是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按照符合条件的教师不少于15%的比例、骨干教师不少于交流教师15%的比例和交流时间不少于3年的规定,市区中小学三年共交流校长教师1000多人。各县(市)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内成员校、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也同步推进。二是强化教师能力培训。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每年培训教师1.2万人以上,其中市级以上培训5000人以上。重点开展骨干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并将培训机会和名额向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倾斜。三是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启动“名师团队提升112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先后评选市名教师152人,市学科带头人758人,市教学能手1799人。目前,我市有省人民教育家培训对象6人,省特级教师232人,其中在职特级教师130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6人。
(四)完善招生机制,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均等。一是建立城乡一体招生管理体制。实行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市区以大路大河为界,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施教区划分方案和施教区内生源入学资格认定办法,确保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一个公办学位。二是做好特殊群体入学工作。构建保障“四类”儿童公平就读的入学体系,坚持把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入学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保障特殊群体的教育权益。三是完善扶困助学制度。市、县两级均建立了扶贫助学长效机制。2010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全部免收住宿费,累计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生活补助费4927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2895万元,发放价值1.12亿元的免费教科书和价值2568万元的免费作业本。
(五)强化督促指导,构建均衡发展长效机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地政府切实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力度。以教育现代化创建带动教育均衡发展,东台、盐都、亭湖、大丰、建湖、阜宁先后通过或已接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盐都、东台、大丰、建湖通过国家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认定,亭湖、射阳接受“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省级评估,盐都成为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
(一)坚持政府主导,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认真抓好义务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工作。一是完善规划布局。先后制定了《盐城市主城区2010-2015年教育事业布局规划》、《盐城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2-2030年)》等文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市区各区也加强调查研究,科学规划,使教育资源与入学需求相匹配。二是清理规范改制学校。对实行高收费的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目前,全市31所改制学校中的28所收归公办,2所保留民办性质并与公办学校彻底脱钩,1所停止办学,所有改制学校的6.3亿元债务全部落实了化解方案。全市一年免除择校费达2.5亿元,极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三是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通过龙头学校、品牌学校领办或直办等方式组建教育集团,共组建21个义务教育集团,实行统一师资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奖惩考核,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二)提高建设标准,努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一是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基本实现义务教育经费财政全额足额保障,并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提高。2010-2012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分别为48.4亿元、69.1亿元和8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07%、42.77%和27.64%,并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二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2010年以来,全市投入52.1亿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8所,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重点实施教育装备、校舍安全、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全市共投入校安工程资金58.2亿元,新建校舍298.43万平方米,加固校舍35万平方米。三是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部开通市、县两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全市小学、初中阶段生机比分别达10:1、6:1。乡镇“两中心”以上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市区及区辖中心学校全部建成门户网站,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
(三)加强师资建设,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一是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按照符合条件的教师不少于15%的比例、骨干教师不少于交流教师15%的比例和交流时间不少于3年的规定,市区中小学三年共交流校长教师1000多人。各县(市)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内成员校、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也同步推进。二是强化教师能力培训。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每年培训教师1.2万人以上,其中市级以上培训5000人以上。重点开展骨干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并将培训机会和名额向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倾斜。三是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启动“名师团队提升112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先后评选市名教师152人,市学科带头人758人,市教学能手1799人。目前,我市有省人民教育家培训对象6人,省特级教师232人,其中在职特级教师130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6人。
(四)完善招生机制,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均等。一是建立城乡一体招生管理体制。实行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市区以大路大河为界,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施教区划分方案和施教区内生源入学资格认定办法,确保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一个公办学位。二是做好特殊群体入学工作。构建保障“四类”儿童公平就读的入学体系,坚持把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入学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保障特殊群体的教育权益。三是完善扶困助学制度。市、县两级均建立了扶贫助学长效机制。2010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全部免收住宿费,累计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生活补助费4927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2895万元,发放价值1.12亿元的免费教科书和价值2568万元的免费作业本。
(五)强化督促指导,构建均衡发展长效机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地政府切实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力度。以教育现代化创建带动教育均衡发展,东台、盐都、亭湖、大丰、建湖、阜宁先后通过或已接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盐都、东台、大丰、建湖通过国家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认定,亭湖、射阳接受“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省级评估,盐都成为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